
2025年10月29日上午9点,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全国第16个“敬老月”温情启幕、重阳佳节与全国老年节、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三节交汇的美好时刻,安康市老科教工作者协会第三届书画展览在安康市群艺馆三楼隆重开幕。安康市政协、市科协、市老干局、市民政局、安康市卫健委、安康市农业局、安康市书法家协会、安康市群艺馆 、安康科技馆、安康市老年书画协会、市老体协、市银龄艺术团、男模艺术团、心连心艺术团、秦之声艺术团以及各新闻媒体的记者等领导和嘉宾20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艺术盛会。开幕式由安康市群艺馆副馆长陈俊波主持,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开幕式上,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老科协会长黄秀玲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她指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迎来了传统佳节,还收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老科教工作者协会工作的意见》这一特大喜讯,为本次展览增添了别样的意义。随后,市协科主席马文艳宣布开幕式正式启动,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本次展览规模盛大,精选了安康市老科教工作者协会书画爱好者创作的190余幅书法绘画作品,其中绘画80幅,书法作品110幅。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涵盖山水、人物、花鸟等多个领域,既有浓墨重彩描绘的壮美山河,尽显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亦有淡雅素笺勾勒的时代剪影,生动记录社会发展的点滴变化。安康市老科协书画院创作者们以笔墨为媒介,将对党对国的赤诚热爱、对科技事业的初心坚守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倾注于每一幅作品之中,在方寸之间勾勒出岁月沉淀的智慧与情怀。
在参展作品中,既有讴歌祖国繁荣昌盛的宏大叙事,展现出国家的蓬勃发展与强大实力;也有记录民生百态的细腻笔触,描绘出普通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些作品充分彰显了老科技工作者“退而不休、志在千里”的担当与风骨,他们用艺术的语言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活跃着一位特殊的人物——屈自新。他是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初中退休高级语文教师,现任安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讲师、银龄支教教师。屈自新老师退休后,并未选择安享晚年,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书法教育、家庭教育宣讲及文学创作等领域。
在书法教育方面,屈自新老师专注书法社团教学,经常组织校园书法展览,指导学生创作多字体作品,培养了一批对书法艺术感兴趣的青少年。他的课堂生动有趣,不仅传授书法技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
在家庭教育宣讲领域,屈自新老师开展了超过50场次的讲座,覆盖市县(区)多个社区。他主讲的《家长别小瞧你自己》等课题,深受家长们的欢迎。通过这些讲座,他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此外,屈自新老师还积极参与牛蹄岭战役历史宣讲,传承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的历史,激发爱国情怀。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创作了《五月端阳祭先祖》等诗词赋文,发表于网络及地方媒体;还撰写了电视剧本《安康牛岭建设》,传播本土文化。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获评“汉滨好老师”称号,事迹被安康新闻网等官方媒体报道。
本次展览突破了传统艺术展示的边界,以“书画为媒,科技为魂”为理念,搭建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对话平台。通过书画创作与科学精神的交融,不仅为老年群体提供了切磋技艺、交流心得的舞台,也让观众在翰墨丹青中感受到科学思维的魅力。这种创新的形式,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以文化赋能推动“银龄行动”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长者“老有所为”的深刻内涵。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安康市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康市老年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忠民表示,本次展览旨在以秋日暖阳般的温情,映照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光芒;以清泉流淌般的滋养,润泽文化传承的土壤。一幅幅书画作品,既是创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集体记忆的凝结,承载着对科技事业与文化繁荣的毕生奉献。
此次安康市老科教工作者协会第三届书画展览的成功举办,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交流思想的平台。展览将持续一段时间,诚邀社会各界人士共赴艺术之约,在金秋共赏银龄风采,同感文化温度。